新疆:2016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
2016年新疆小麦计划种植面积为1639.95万亩,较上年减少3.4%,其中冬小麦面积为1171.97万亩,春小麦计划播种467.98万亩。 目前南疆冬小麦进入孕穗期,北疆冬小麦处于拔节期,长势良好,苗情好于常年,一类苗面积占49.6%,二类苗面积占36.6%,三类苗面积占13.8%。预计今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面积较常年略有增长,发生程度重于上年。 一、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今年开春气温回升较快,受气候条件影响,小麦雪腐雪霉病发生期于4月中旬结束,总体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为25.92万亩,小麦其它病虫害发生期较往年提前15-30天。 当前我区麦田主要病虫害为条锈病、白粉病、根腐病、蚜虫和麦蜘蛛,去年同期仅有蚜虫和麦蜘蛛发生。根腐病和条锈病偏轻发生(2级),其它病虫轻发生(1级)。 根腐病主要在昌吉州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为5.26万亩,奇台县西北湾乡、西地镇等地中等发生(3级),病田率65%,平均病株率58.3%,最高病株率91%。 条锈病在阿克苏地区和伊犁河谷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10.85万亩,其中伊犁河谷发生面积为10.55万亩,伊宁市病叶率10~18%,严重度20~25%,严重田块严重度60%,新源县平均病叶率10%,严重度15%; 其中吐尔根农场中等发生,最严重田块病叶率达45%,严重度达65%,发生面积0.04万亩。发生原因主要是近期降雨较多,持续低温,田间湿度大,有利于病害发生蔓延。 二、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趋势 我区小麦病虫害中后期总体为中等发生(3级),预计发生面积1520万亩次,其中病害发生面积830万亩次,虫害发生面积690万亩次。 (一)病害 小麦病害总体中等发生(3级),全疆预计发生面积830万亩次。其中,小麦条锈病偏重发生(4级),发生面积270万亩,伊犁河谷麦田大发生风险较高。白粉病在塔城、昌吉、伊犁河谷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190万亩。 赤霉病主要在北疆昌吉州、伊犁河谷麦区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60万亩。细菌性条斑病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30万亩,伊犁河谷、塔城盆地部分区域存在中度流行的风险。 叶锈病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70万亩,昌吉州中等发生。黑穗病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120万亩。 全蚀病在和田、伊犁、昌吉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35万亩。根腐病在北疆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40万亩。叶枯病在伊犁、塔城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15万亩。 (二)虫害 小麦虫害总体中等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690万亩次。小麦蚜虫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370万亩。麦蜘蛛在和田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15万亩。 地下害虫中等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110万亩。土蝗在北疆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55万亩。皮蓟马在昌吉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35万亩。三点斑叶蝉在昌吉中等发生(3级),发生面积40万亩。其他虫害偏轻发生(2级),发生面积65万亩。 (三)预报依据 1、气象因素 据国家气象局预测,5-7月新疆北部降水量偏多2-5成,十分有利于小麦条锈病、白粉病、赤霉病、细菌性条斑病和全蚀病的扩散流行。 2、田间菌源基数较高 当前小麦条锈病在阿克苏地区和伊犁州的9个县(市)发生,发生面积10.85万亩,发生区域和发生面积均高于近年同期。温宿县条锈病病叶率9.25%,严重率24.84%; 伊宁市病叶率10~18%,严重度20~25%,严重田块严重率60%,新源县最严重田块病叶率达45%,严重度达65%,伊宁县最严重田块病叶率达3%,严重度达10%。小麦白粉病、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期早于常年,田间菌源基数较高于常年同期。 3、小麦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有利于病虫害发生 我区小麦重茬、果粮间作较为普遍,主栽品种抗性较弱,田间密度大,有利于病害侵染和蔓延。
上一篇:2016年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
下一篇:全国小麦条锈病偏轻发生